厲害了!佘山這兩家企業入選國家工信部第三批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業 “專精特新”中小企業是指專業化、精細化、特色化、創新能力突出的中小企業,而“小巨人”是“專精特新”中小企業的排頭兵,它們既是深刻理解用戶需求的行業“專家”,也是掌握關鍵核心技術的配套“專家”,更是應用新技術、新工藝、新材料、新模式,不斷迭代產品和服務的創新“專家”。 在《自然》《科學》等國際高水平學術期刊的研究論文中,有超過12萬篇論文注明使用了“Beyotime”品牌的產品,其年度文獻引用率也位居國內同行業首位。這個深受科學工作者們歡迎的品牌,便來自于上海碧云天生物技術有限公司。憑借十多年來的自主研發,碧云天的科研用生物試劑產品廣泛應用在國內主要的高校、醫院、科研院所和生物醫藥企業中,企業也由此躋身國家級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業名錄。 同樣上榜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榜的上海曼恒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,專業從事虛擬現實(VR)技術開發已十余載,是國內VR行業的領軍企業。早期VR開發引擎技術被國外壟斷,曼恒通過多年虛擬現實自研技術的打造,一舉解決國外“卡脖子”技術痛點,研發出了國內首款自主知識產權的虛擬現實引擎軟件,如今已廣泛應用于高端制造、教育、國防軍工、醫療等領域,并助力國產大飛機C919試飛成功。 區經委相關負責人介紹,和碧云天、曼恒一樣,盡管企業體量不大,但卻在行業細分領域默默耕耘、精益求精,占據了市場領先地位,成為行業內的“隱形冠軍”,這樣的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業近年在松江不斷涌現。它們處于產業鏈供應鏈的關鍵環節,對產業鏈補鏈強鏈、解決“卡脖子”難題等具有重要支撐作用。
記者了解到,在中小企業的梯度培育上,松江已逐步形成國家級、市級、區級“專精特新”中小企業三級梯度培育體系。截至目前,松江共有國家級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業39家,市級“專精特新”中小企業380家,較“十二五”末增長4.5倍,數量均位列全市第二。區級“專精特新”中小企業317家,持續保持穩健增長的態勢。這支“專精特新”企業隊伍,已成為推動松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。 今年2月,財政部、工信部聯合發布《關于支持“專精特新”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》提出,在“十四五”期間,中央財政將通過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累計安排100億元以上獎補資金,分三批重點支持1000余家國家級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業高質量發展。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。 在國家政策的利好之下,松江也依托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建設的戰略引領,聚焦“專精特新”,持續加碼扶持力度。對首次被認定為國家級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業的,給予一次性資助40萬元,首次認定為市級、區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,分別給予補貼20萬元、10萬元,扶持力度在全市范圍內首屈一指。 政策陽光普照下,良好的營商環境也成為培育“專精特新”企業成長發展的土壤。今年7月,在區經委的牽頭下,松江區中小企業發展服務聯盟成立。聯盟匯聚了市級中小企業服務機構、各大銀行、券商、律所、會計師事務所、檢驗檢測機構等30家專業服務機構,將為各中小企業在政策申報、工商財稅、信息服務、檢驗檢測、金融服務、法律服務、財務服務、通信運營等方面提供多元化多要素的專業服務。 今年以來,區經委根據企業需求,與街鎮、園區聯合開展了8場“專精特新”政策宣貫會,進行“點單式”政策宣傳,為380多家企業送政策、作輔導,深度解讀市級、區級專精特新認定政策,介紹扶持政策申報門檻和流程,介紹申報注意事項,指導企業填寫申報材料。 區經委相關負責人表示,下一步將繼續推進中小企業梯度培育機制,力爭到2025年,形成1000家“專精特新”中小企業、100家“小巨人”企業、10家單項冠軍和產業鏈領航企業梯度發展的新型格局。 | 信息來源 | 上海松江 | 編輯 | 松江區融媒體中心佘山鎮分中心 |